可此时一人站起道:“生名崔仁冀,战法科,钱塘人氏。请教陛下,若要北伐,何不先讨伐周国,待灭周之后,再行北上击辽,如此明国便无后顾之忧。”
问题再次回到了民族的概念,在这些和明国姓心中,也许周国与辽国是一样的,对他们而言皆是外国。
里无忌虽有心进行引导,却不知道从何处开始。
不想冷场,里无忌一边思一边说道:“朕出身江陵,起于巴东,是为南平人,立根基于庆州,是为蜀人,王于楚,是为楚人,称帝于金陵,是为吴越人。试问,朕究竟是何人?”
台下皆交头接耳,一片吵杂。
里无忌此时大声喝道:“朕可以告诉你们,朕,自始至终,是为汉人。”
里无忌说话开始顺溜,话一顺溜,气势便开始出来。
气势一出来,结合了帝皇的身份,那就居感染力。
“朕建立明国,当以收复失地、开疆扩土为己任,凡汉人所到之处皆为我土,凡汉语所闻之处皆为我邦。尔等得朝廷悉心培育,乃明国栋梁,可知所之用?军人以剑、人执笔,死谏,武死战。当丧地辱国之际,人与武人同志,以不屈的气节维护了我汉人的尊严。是为汉人的脊梁!”
这一番话经一个帝皇的口中一气呵成地说出,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,年轻人总是容易被煽动,特别是这种带有浓浓血腥之气的煽情之语,任何一个都无力抗拒。
当们眼含热泪,高喊着“大明威武”的时候,里无忌趁势一甩袖,一挥手,轻轻擦去额角的汗水,而这一动作,却结合了里无忌的演讲,让的激情更加猛烈。
这种激情更容易感染人,连同身侧的徐世铭等老年人,也被激动得心潮澎湃。
里无忌暗中喘了几口气,稳定了一下情绪,前面一番话,用皇帝的出身煽动起对汉民族的自豪感,再趁机抛出大汉族的构想,这个构想描绘了“凡汉语所闻之处皆为我邦”的蓝图,也就是说,只要你愿意习中原化,愿意说汉话,那么就是我邦,就是自己人。除了中原,中国四处都是少数民族,有了这个大汉族构想,那就能尽可能地避免一些内耗。
里无忌轻轻地两手一按,示意们安静。
而此时,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冒出,这中总有那么几个没有被感染的怪胎。
“生名郭廷谓字信臣,徐州彭城人氏。请教陛下,若我军北伐之后,周军却暗中勾结辽人,攻击我国,到时如何应对?”
里无忌心中非常不快,这好端端地一场演说,都已经达到目的,就被这小给打断搅和了。
不过,他问的也有理,里无忌一直不认为郭威会做出这种事,但单纯就军事而言,只要有可能存在的事情,就必须有所考虑,里无忌心中认可。
“朕记得你,数年前,你就为难过朕。”
场内一阵哄笑。
“谢谢陛下还记得生,生纵有天大的胆也不敢为难陛下。”
“朕记得你第一次提问,问得就是如何北伐契丹的问题吧,朕记得你说得很有见解。不过时隔数年,你为何还在府?”未完待续。。
>/> >/> ,